(三)会计本质起点论
国内传统的理论研究奉行本质起点论,研究理论问题就需要从研究本质问题着手。本质起点论觉得一事物之有别于另一事物,就是依据它的本质属性来确定的,会计的定义也是这样。也就是说会计本质是关于会计根本属性的抽象范畴,它是推理论证其他抽象范畴的基础之一,如从会计本质可推出会计职能、会计对象等,但因为会计本质是一个纯粹的理论定义,不可以反映出会计内在理论和会计外部环境的联系,也就不可以成为会计理论系统的向导和交流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因此以会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将会使会计理论不可以反映会计环境的变化,紧急脱离会计实践的情况。目前,国内会计研究已逐步舍弃以会计本质作为起点,说明会计本质起点论将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四)会计环境起点论
会计环境系指会计产生、进步的外部客观环境。会计环境影响会计的本质,进而影响会计职能。会计环境起点论觉得,会计的历史进步一直受环境的影响与支配。
1992年的《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会计控制、会计教育纵横论》一文觉得“考察会计职业之兴起,会计学科之建设,与论其进步变化的历史年代特制,势必要从环境问题研究入手,由此方能究其渊源,探明原理,洞察其本质揭示其规律。”由此会计环境起点论对会计系统的重要程度是不能否认的。但,环境毕竟是外部的条件,是事物进步的外因,它只能起到影响而不是决定有哪些用途。再加上该论点强调客观环境的主导用途,容易夸大客观会计环境的决定性,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五)会计对象起点论
会计对象作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来构建整个会计理论体系,具备较强的针对性。
1992年的《论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与起点理论》一文觉得“会计理论体系就是将这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不同的会计理论根据所研究的会计对象的自己逻辑关系进行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系统”。由此指出会计对象起点论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但,笔者觉得其不足之处在于它的范围概括得还太窄,只重视于会计客体的问题,而会计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计对象仍然是第二性的、被动的。因此,以会计对象起点论作为逻辑起点缺少肯定的科学合理性。
(六)会计职能起点论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的功能,即会计是干什么的,有哪些样有哪些用途。
1997年的《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研究》一书觉得“会计职能内显结构与本质,外联系统与环境,核算和控制会计对象与要点,制约会计目的,贯穿于会计工作全过程。”显然,该书觉得会计职能可以连接起会计环境和会计系统,故因作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笔者觉得以该理论为逻辑起点有不妥之处,关于会计理论的研究势必会涉及会计本质问题,但因为会计本质是一个纯粹的理论定义,不可以联系会计理论和会计环境,从而不可以构建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因此作为会计本质具体化的会计职能就更是无从谈起。
[1][2]下一页